新型师生关系“现身”课堂
发布日期:2004-12-24 09:43:38  点击次数:2142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新闻晨报 王婧



  当堂指出老师错误,以往在学生乃至家长眼里都是“胆大妄为”甚至“

大逆不道”的事。而现在,这一观念正在被悄然改变。
  在本市一小学四

年级某班的语文课上,出现了如下一幕:“老师,应该是‘憧(读“充”,第一

声)憬’,不是‘憧(读“宠”,第三声)憬’,您读错了。”学生们正聚精会

神地听着老师读课文,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喊道。“哦,是吗?”老师愣了一下,

然后说:“那同学们打开辞典查一下吧。”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哗哗声,同

学们查辞典好像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结果出来了,老师说:“刚才老师的确念

错了,希望大家记住它。你们如果能对老师讲的课提出质疑,就说明你们没有机

械地读书,而是在思考。”

  提倡学生多提问多思考,特别对于老师

的错误要勇敢大胆地予以指出,越来越多的学校鼓励学生这样做。“现在的孩子

愿意也敢于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错误,比如我读错个字或是点错个标点什么的,

他们马上就会指出来,”童园小学的盛春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把能挑出老师的

错误视为一种光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生们在这种鼓励下已经达成了一种

共识,知道可以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洪翊

飞同学告诉记者,“每个人都会有错,老师也会有错,有了错,我们就应该向他

指出来。”不少老师也反映,现在上课的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多了,对老师讲得

不清楚的地方,许多学生往往会继续追问下去。

  学生当堂指出老师

的错误,老师会不会觉得有失颜面或者下不来台呢?一些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并

不讳言刚开始的确会有些尴尬,但换个角度想就少了很多心理障碍。盛春老师说

,孩子的天性其实都是一样的,之所以过去的孩子不敢指出老师的错误,和老师

碍于面子问题不允许他们在课堂上纠错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除了要让学生明

白,老师说的话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之外,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提出

问题之后,老师并不会专制地打压。”她还告诉记者,她自己也曾经在课堂上读

错过字,当时就有名同学指了出来,“我感觉得到鼓励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更加高涨了。”一名四年级同学则说,由于老师经常鼓励大家提出问题、给予建

议,因此大家都觉得在课上指出老师的错误,也不再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了。



  事实上,正在进行的二期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正是要求对学

生指出老师的错误应该予以鼓励。而且,像这种反映新型师生关系的课文也已经

出现在新教材中。比如小学四年级语文新教材第一学期第二课《热流》,描述的

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读错字后学生予以指正的情景。据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徐根荣介

绍,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教材,新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反映教师新形象的文章,如公

正的老师,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老师,能虚心听取学生意见的老师等等,都是

一些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形象,而像老师对学生的纠错给予鼓励这种新的师生关

系也是第一次被编入教材。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