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警惕青少年审美观“苍蝇化”!
发布日期:2006-03-09 07:36:27  点击次数:1261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2006-03-08 11:16:27

魏明伦先批

“老鼠爱大米”,又对超女表质疑——

  本报北京电 (特派记者 郭珊 静睿 达嫔 虎城) 前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

协会副主席、“鬼才”魏明伦语惊四座:我们的青少年正在由“审美”转向“逐臭”,审美观由“蝴蝶化”转为“苍蝇化”。他分析了青少年

当中偶像崇拜的产生根源,对于去年火遍全国的“超女”,魏明伦说,自己的态度已由当初的支持转向质疑!“我不是站在超女的对立面,我

只是想在别人都趴在地上膜拜她们的时候,站在高一点的地方俯视。”

  魏明伦说,在一个跟风成瘾的浮华年代,逆向思维最终一

定会被证明是有价值的。

  青少年对高雅文化产生“抗体”?

  前天的发言中,魏明伦严肃地指出,在年轻一代人身上

有很多倾向是值得注意的,尤其是“老鼠爱大米”印证了他的担忧——过去人人喊打的“老鼠”竟然取代“蝴蝶”成为爱情的意象,而老鼠的

形象从《诗经》开始就与贪婪、肮脏、腐败有着天然的关系。“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不就像贪官爱金钱吗?”他据此指出这是一个警号

:年轻人的欣赏观正在由“审美”变为“逐臭”,由“蝴蝶化”变为“苍蝇化”!

  魏明伦进一步借用医学上“受体”与“抗体”

的术语阐释,过去五四青年对于自由、科学、民主、进步等有着天然的受体,而对于封建、专制、独裁等有天生的抗体,因此产生了一代又一

代杰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先驱。而在这些新新人类身上,这种文化的抗体和受体在改变,甚至颠倒,对于高雅、优美、正义的东西排

斥抗拒,对于恶俗的、浮躁浮浅的东西却趋之若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人不知道自己的祖辈是从多么苦难的年代走过来的,对于国家的

历史一无所知。

  超女崇拜本质就是反个性

  接着,魏明伦的矛头又对准了风靡全国的超女。对于超女在青少年当中引

发的追星狂潮,他又抛出一个尖锐的结论:超女引起的偶像崇拜,已经超出了娱乐的范畴,这种狂热是不正常的,其本质就是反个性!



  “超女”从诞生以来,一直是以张扬个性、“想唱就唱”作为标榜口号的,但魏明伦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指出,从文艺复兴到五

四运动,先进文化都是从打破偶像出发的,偶像不是个性解放的象征,恰恰是反个性的。“就像科学家不会把爱因斯坦当做偶像一样,现代人

需要的是先驱而不是偶像,一旦人把人当作偶像,它的负面影响就会出来。”魏明伦坦言,海选阶段自己曾是超女的支持者,但通过一些出版

物了解到,知道“超女”的背后,其实潜藏着商业的暗箱操作,特别是目睹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高举李宇春的照片歇斯底里地呐喊、兴奋到晕

倒的场面之后,他对于超女的质疑有增无减。

  魏明伦提出,为什么孩子们他们连自己的父母生日都不管不问,而一厢情愿地把所

有热情寄托在一个与己无关的超女身上?魏明伦说,这是所有人都该深思的问题。

原载《南方日报》转自人民网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