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2004-12-16 李芹
个个堪称作文能手
的小学生,朗读表现却是差强人意。记者在特级教师贾志敏的一次讲座中看到,
一个简单的句子,几个孩子在贾老师的提示下,居然连读三遍才勉强符合要求。
记者通过进一步的采访发现,随着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的使用,传统语文教学中颇
受重视的“朗读”逐渐成为了一片新的贫瘠地带。
简单的两个字“你走
”通过不同语音语调语境的变化,可以有多达6种的含义;课本里标题前的阿拉伯
数字不能简单地只读数字,而要读作第*课……这些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功在一些孩
子脑中,几乎已逐渐丧失。
当天用于朗读练习的作文都是一些小学
生的优秀习作,首先进行的是一篇名为《深深的吻》的佳作朗读。一个长辫子的
女孩首先站了起来,信心十足地念了起来。一遍,不对!两遍,依然不对!最后
在贾老师的提示下,女孩勉强读对了题名的语调语音。之后一些孩子的表现也是
差强人意,难得有孩子朗读一遍就能过关。
标题《深深的吻》按照
正确的读法,应该有两个重读音,分别落在首字“深”和末字“吻”上。第二个
“深”和“的”则应读为轻音,其中还要注意的是上海方言中只有平声而无仄声
,因此在类似“吻”等第三声字眼上,拐个弯读满三声也很重要。
四年级的奚同学告诉记者,本来在早读课上同学们还有一些机会朗读课文。但是
自从到校时间推迟后,原先的早读课程也取消了,加上老师都是用PPT来教授课文
,在课堂上也不重视指导他们的日常朗读,因此学会一篇课文却不会朗读的现象
并不罕见。奚同学的说法得到了不少同学的默认,一些学科老师对于朗读教学的
忽视,使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无法提高,甚至出现倒退的迹象。
“朗
读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个方面。”贾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
表示。从事语文教学46年,即使在多媒体课件普遍运用的今天,贾老师依然坚持
此种观点。在他看来,朗读是一种知识的记忆与积累,是对文章感情的理解和体
会,因此在“朗读教学”被一些语文老师忽视的今天,金苹果学校的“朗读教学
”却成为一门由校长亲自领衔授课的学科。
“自从多媒体课件被引
入课堂,能写一手好板书的老师越来越少,和这种现象类似的则是,有些语文老
师电脑用得呱呱叫,却教不好课文朗读,孩子们自然不会朗读。”贾老师认为多
媒体课件注入课堂不应该成为一些传统授课方式的替代,而是一种技术上的补充
和更优化。
记者在金苹果学校内,听了一堂由贾老师教授的朗读课
,台下听课的不仅有四、五年级的学生,还有一些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在贾老
师的调动下,学生朗读的热情逐步升温,四年级课文《帽子的秘密》和五年级课
文《啊,故乡那轮明月》成为学生们争相朗读的作品。
“英语教学
中的语感需要用朗读背诵去培养,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学,语感的培养也同样重
要,而朗读则是最为有效的语感培养方法。无论什么时候,朗读能力的培养都非
常重要。”采访快结束时,贾老师如此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