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巴菲特和他的父亲
商报讯 (记者 申屠文婕 实习生 贡婷)
股神巴菲特的儿子不炒股,喜欢风花雪月,他甚至是一名出色的音乐家。当彼得·巴菲特的名字印在大屏幕上,当他笑盈盈地站在文澜中学的报告厅里时,人们还是不禁会把他和股神做一番比较,哪怕是外貌。彼得·巴菲特有一头浓密的灰发,台下的学生窃窃私语:“嗯,比老头帅”。你来我往的几个眼神,就这样拉开了彼得·巴菲特在文澜中学的个人演讲——做你自己。
不是富二代
彼得·巴菲特不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狂恋甲壳虫乐队,为MTV拍过广告,为奥斯卡获奖电影《与狼共舞》配过乐。做音乐的自己,让彼得·巴菲特觉得轻松愉悦,他做了最好的自己。
“父亲和我住在一起,他和我的家人一起去海滩散步。我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他们生活得很平静。”彼得·巴菲特说,他的兄长们都没有走股神老爹的投资路,唯一接受父亲的馈赠是三个慈善基金会,彼得·巴菲特是NoVo慈善基金会的会长。
“来中国之前,我不知道‘富二代’这个词。”文澜中学的学生问他:“你有那么富有的父亲,人生一定是一路顺风顺水,享受着许多‘特权’,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吧。”摇摇头,彼得·巴菲特对大家说,他不认为自己是富二代。
彼得·巴菲特接着说,他们全家几十年来依旧住在美国小镇奥马哈,这个小镇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地方,人口不足50万。一家人住的房子同样普通,没有精致的外墙,没有篱笆。父亲已经从投资界隐身,但每天早上会开车,从这个小镇去自己的办公室。
“如果非要说我拥有了什么特权,那这个特权也许可以说是,我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彼得·巴菲特说父亲对他没有太高的期待,也没有强迫他一定要拿很高的学位。“父亲只是希望我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去实现它。”
据说,老巴菲特不太给孩子们钱。当孩子们年幼时,除了学费和必要的生活费,大笔的钱从不出口袋。
我们也会买促销品
老巴菲特是这样对待彼得的,彼得也是这样对待他的子女的。彼得·巴菲特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经结婚。
“我不会干涉女儿的婚姻,她们怎么选丈夫是她们的事。”彼得说自己很幸运,因为女婿是一个非常优秀、有趣的人,就算这个人没有成为他的女婿,他们也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当然,我也会和子女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但我喜欢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化解一些矛盾。我很愿意这么做。”
“我似乎很难想得到,我们家买过什么奢侈品,我们也会采购促销产品。”彼得指指自己的一身行头,示意学生们看他的装束就很普通,没有一件名牌。
试遍所有选修课,然后退学
彼得能成为音乐家和小时候的爱好有关,六岁时,他就成了甲壳虫乐队的狂热粉丝。他曾经在家,跟着甲壳虫乐队的歌曲跳着跳着,不小心把门牙给磕断了。
大约在高中时,彼得发现身边有一个同学,钢琴弹得非常好。这时候他觉得,自己怎么练也很难超越这个同学,钢琴对于自己而言,只能当作一个兴趣,而不是作为一个终身事业去进行。
到了大学,彼得还是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于是他做了一件事——把大学所有的选修课都去听了一遍。因为只有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但遗憾的是,所有选修课都尝试了,彼得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
“有一天,我路过一个宿舍,听到里面有人在弹吉他,音乐非常简单,却深深打动了我。我突然发觉,原来音乐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精湛的技术,一个简单的曲子,就可以打动人,这是多么美妙的事。这是只要用真实的感受,用心去做,就可以实现的事情。”于是,彼得决定离开大学,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因为他找到了。
父母居然很支持,彼得重新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我并不想设定自己,比如把自己变成一个明星、一个音乐家,一定要挣很多钱……只要从事着与音乐相关的事,能够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快乐,就足够了。”
老爹依然是心中的神
彼得还是很愿意给大家讲讲自己的父亲的,他保存着老巴菲特在高中时的一张成绩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B和C(成绩),你只能在这张纸的角落里辛苦地找到一个A。哦,老巴菲特打字速度和准确率应该挺高的,因为这个A显示的是打字课程的成绩。
“我想用父亲的成绩单告诉你们,A并不意味着全部。如果所有人都得A,那A也不再具备什么意义了。”彼得说,父亲如果相信了这张成绩单,认为自己确实如成绩单显示的那么糟糕,那么他可能就成为不了股神。
做自己就是倾听内心的声音
“你要试着降低周围的噪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彼得告诉同学们,就像练琴时,周围会有车流声、谈话声,你必须要很努力地排除干扰,倾听自己的音乐。
这是一个需要训练的过程,一开始你并不能很清楚地听清楚自己内心的声音,但是你要一遍一遍地尝试,告诉自己不要被你的亲人、朋友所左右,听从内心。
彼得说,他其实很像父亲,因为他们忠实自己的所爱,还有保持勤奋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