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成长
发布日期:2005-06-03 08:08:47  点击次数:1515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中国教育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教师,都在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未

成年人的成长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从中央到

地方,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教师,都在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打造一片蓝天,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蓝天下开得

更加娇艳。

治理环境 营造氛围

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从扫除“灰尘”开始。对

于黑网吧的大行其道,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迅速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仅从2004年2月起的半年里,全国共检查网吧180万次,责令1.8万

家网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1631家,初步遏制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经营行为,使城市网吧面貌明显改善。

从2004年10月

起,为期3个月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展开。专项整治让许多教师、学生感受到了校园内外的新变化,以

前学校附近的非法歌厅、游戏厅不见了,校园里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同时,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犯罪大大减少。据统计,全国

共破获侵害校园和师生安全的刑事案件5926起,查处治安案件13032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万多名。同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打击不

良“口袋书”、不良书刊行动持续开展,大批不适合少年儿童身心的淫秽书籍被销毁。

创新方法 贴近孩子

要把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需要的是更多人的努力和工作上的创新。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万名志愿者加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当中。在“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活动中,优秀志愿者就近和少先队组织结成对子、协助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他们还与社区未成年人

结对子,尽可能地帮助社区内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人,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遇到的困难。



校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坚持德育为首、德育创新如今几乎成了每一所学校的重要育人理念。如何做好德育?各地进行了很多有益

的探索,北京在去年举行了大规模的新童谣征集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德育创新上,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的

实验在加紧进行。

2004年9月,全国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以此为契机,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大

量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红色旅游”让孩子们从体验中受到教育,重读历史让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升华。在国家扶持下

,300多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已经建成,300多个项目正在建设。

制定规章 意在长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重

而道远。如何让这项工作长久长效?《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以及修订

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旨在更贴近未成年人、更贴近实际和更体现时代精神的方案和

规章相继出台。

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减负”依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减轻学生沉

重课业负担的办法,把整个教育尽快转移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方向上来。让学生学得舒心、健康成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为此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影响长远的工作正在加速进行。

日前,全国性中小学生

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向全国少年儿童征集校园动画、新童谣、儿童诗歌等,希望借此丰富校

园文化,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