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校园心理剧大赛中,初一年级各班表现出色,现将获奖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初一7班、初一8班、初一10班
二等奖:初一5班、初一4班、初一6班
三等奖:初一3班、初一9班、初一2班、初一1班
学生参加心理剧的感想: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记初一校园心理剧大赛
舞台上的灯光光彩夺目。台上的同学们声情并茂,用他们可能还显稚嫩、青涩的表演在诠释生活、学习中一幕幕场景。
5月3日,期待已久的一天,是我们展现风采的时候------校园心理剧大赛,在文澜校园掀起了一波热潮。
从剧本的创作,演员的挑选,到挤出时间进行彩排,多少个星期的汗水凝聚成了舞台上不超过十分钟精彩的一幕。演员们度量着人物的心理,揣摩着人物的性格,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观众呢,时而紧张地注视,时而会心地一笑,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早已融入到剧中,感受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心理,本就是人特有的思想感受;心理剧,反映出了同学们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心理问题。对剧中的人物、情节我们是否似曾相识,是否感同身受?是呀,表演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应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心态,才能克服成长的烦恼,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快快乐乐地生活和学习。
初一(7)班 邵斯玄
这是惊喜
不得不说上周四我们所看到的那场心理剧大赛是精彩的,更是令人惊喜的。
十个班级创作并奉献的十台心理剧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大多扣准“蜕变”这一主题,却通过不同的方式,突出表现出初一这个年龄段特有的酸甜苦辣。
有同学表示非常喜欢7班的《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很真实,很富有表现力。看着那些同学在台上那么忘情地表演,让自己也被激起了共鸣。特别是他们以一首《听妈妈的话》结尾,别出心裁,点明了主题。
有同学欣赏10班的《寝室里的故事》,幽默诙谐,全场笑声不断,堪称笑点最多的一个节目了,这让人感觉有亲和力。看着10班的同学们在台上手舞足蹈,慷慨激昂地努力刻画自己所饰演的人物的形象,那么团结,那么和谐,感觉很好。
还有的同学表示认为8班的《跟上,小胖》非常有特色,尽管他们的简简单单,语言不华丽,装束不特别,但反映出了很多同学真真切切遇到的问题,表现出了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而也有不少人最喜欢4班的《真正的父母之爱》,反串的角色很夸张却很富有表现力。
更多的惊喜在于换种视角,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同学们深藏未露的另一面。原来朝夕相处的同学中竟卧虎藏龙,平日里看似普普通通的室友竟然会有这样的表演天赋,看似大大咧咧的同桌竟是那么优秀的编剧,学习模范生竟然有成为大导演的潜质……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心理剧比赛虽然结束了,名次已不再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这次比赛留给我们的感动和惊喜更弥足珍贵。因为我们相信:精彩,仍在继续。
初一10班 张一驰
参演心理剧的感受
每个班的心理剧准备的可谓非常的充分与精心,动人的配乐,明丽的气球,笔挺的坐姿,响亮的独白,这无疑不吸引这场下的每一位同学的眼球,让我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台上的小小演员。作为观众的我,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初一(7)班为我们带来的心理剧——《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剧中就是两位处于“暴躁期”的母亲和孩子因争执母亲无意中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一怒之下离家出走,后经陌不相识的好心人相劝,孩子成功走出巴掌下得阴影,并学会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与关心,从此发奋学习,成为大人眼中的懂事孩子。初一(7)班的同学们把各个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其他班的心理剧:《跟上,小胖》、《争执的友谊》……所描绘的也都是同学们平日里的学习生活,把缤纷绚烂的初中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
其实你是否参与心理剧的表演都没有关系,在我看来人生就如一场场华丽的剧目,需要你的包容、理解与关爱……
初一(3)班 周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