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存在隐忧
发布日期:2005-04-28 09:25:44  点击次数:1455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新华网 2005-04-28 陈华英



人到老年往往格外疼爱孩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隔代亲”,可就是这隔代亲正给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困扰。一项调查显示,

上海、广州、北京三地0至6岁的孩子中,接受隔代教育的约为50%到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

例就越高。经过调查表明,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存在不少隐忧。

据江西的李先生介绍,他的儿子今年4岁,由于自己和爱人的

工作都太忙,儿子从出生后5个月就被送到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去年夏天把儿子接回家,孩子的奶奶也一同过来,继续照顾。几个月来

,李先生发现,每天早上,奶奶叫孙子起床,给他穿衣服都会用半个多小时;孩子吃起零食来一袋接一袋,吃饭超不过三口就跑出去玩;鞋带

松了,把脚一伸,奶奶小跑过来给他系上;在家里捣蛋时,如果被批评几句,孩子还没怎么着,奶奶就已经开始在一边抹泪了,他们再也不敢

说孩子了。就这样,孩子在老家是“太阳”,回到自己的家仍然是说一不二的“小霸王”。

最让李先生尴尬的是,儿子的霸道名

声渐渐传出了家门。有好几次他在小区里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奶奶居然还替孙子撑腰,说什么要不是对方先惹了自己的宝贝,怎么会挨打?现

在,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儿子玩,多数时间孩子只和奶奶呆在家里,脾气也一天比一天坏。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不带孩子的原因是

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而江西上饶师院中文系汲军女士认为,忙碌不应该成为父母不亲自带孩子的借口。孩子总是希望父母能够在自己的

身边,他们与父母的交流方式和途径是不同的。无论老人们的爱是多么细致、多么体贴,都不能代表和取代父母的爱。

“虽然

老人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家庭教育的主力还应该是父母。”有关专家表示,人到老年往往格外疼爱孩子,并且容易陷入无

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于是,孩子容易养成说一不二的习气;老人事事依着孩子,时时围着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孩子不

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同时,祖辈过度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

加娇气。此外,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