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家长争送孩子上寄宿学校 未必上策
发布日期:2005-04-25 08:55:45  点击次数:1557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文汇报 2005-04-22 苏军

上海市今年小学新生报名工作还未开始,可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打听,或直接上

学校要求让孩子寄宿求学。当现代教育观越来越强调亲子关系,主张父母保持与孩子“亲密接触”时,缘何有那么多家长争着把刚上学的孩子

送去寄宿呢?

家长:用钱买时间

梅园小学校长孔宇玮接待过一位“白领”家长,说到为何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小学时

,这位外企部门经理直言不讳:就是用钱买“时间”。 他说,现在找一个好的工作不容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如果每天都要陪着,势必会

影响工作。两者权衡下来,还是以送孩子寄宿学习为好。

政立路二小的老师反映,该校寄宿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周围附近医院、

大学文化层次较高的业务骨干,他们更关注工作投入和事业发展。

用寄宿来“矫治”孩子

一位女孩是家中的“公主

”,不仅外公、外婆视为掌上明珠,带在身边、形影不离,祖父、祖母也经常来看望。而她的父母都在合资企业,工作繁忙,较少与女孩接触

。长期的娇生惯养,让这个女孩在家谁的话都不听,两代人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意见分歧越来越重。父母觉得再这样下去,孩子成长会出现问题

。于是借着女儿上小学,想方设法把她送到复旦附中上海康桥学校。意图很明确,离开四个老人无微不至的溺爱,用学校老师和住宿环境来治

一治孩子的毛病。

校长乐秀峻表示,不少家长都认为寄宿学校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相对稳定、和谐的环境



管得严,学习就好

“我虽是教师,但对自己儿子却没有太多办法。眼看他要上小学了,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让他

到小学寄宿去。那里管得严,生活和学习质量都有保证。”一位中学女教师告诉记者。

目前上海的寄宿制小学,有全部寄宿的,

也有部分班级寄宿的。由于是寄宿,所以在教育管理上都比较到位,特别对寄宿生学习的关照相对比不寄宿的要更充分,有的在晚上还要安排

多种活动。当然除了学习,寄宿小学在孩子综合培养上也有自己的优势。浦东新区金苹果学校硬件设施一流,但更让人动心的是一些看起来并

不起眼的事情,如安排学生清扫厕所,提倡用餐不挑食,要求学生不攀比家境、不攀比穿着、不带过多零用钱等。

专家:“全托

”未必是上策

不过,一些长期从事学生心理成长研究的专家,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们指出,让刚上小学的孩子读寄宿制学校,

对孩子的心理成熟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人格完善并无好处。认为学校包下孩子所有的学习、生活责任,用金钱换取自身轻松,用住读换

得孩子学好的这种指导思想,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实际上,住读与不住读的孩子,在感情培养、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较

为明显的差别。一些教育专家强调,有经济实力的家长热衷为孩子上学搞“全托”并非上策,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毕竟,住读不是万无一

失的“保险箱”。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