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明富教授来到文澜中学,为全体师生作名为《基因科学与人类未来》的讲座。曹明富教授从基因科学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和问题两方面着手,深刻剖析基因科学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遨游于基因世界
什么是基因科学?基因组时代为何义?什么是二十世纪三大重要计划之一?人为什么会长成现在的样子?DNA分子的编码与生命信息有何关系?为什么世界为克隆、基因而疯狂?
在今天,我们有幸听了杭州师范大学曹明富教授的讲座——“基因科学与人类的未来”,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一一解开,精彩纷呈的基因世界在同学们面前展现开来。
原来基因可以用编码来表示。A、T、C、A,看似简单的四个字母,组成千千万万不同的基因。人类DNA的46个染色体,23个由母体来,23个由父体来,正是这些基因使每个人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印象很深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英国首相布莱尔去美国访问,布什总统接待他时宴请他吃的米饭是金黄色的。这正说明了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成功使用并已经开始被广泛接受。在曹教授的演讲中,他精心制作的内容丰富的幻灯片,为我们呈现了基因为各个领域(医学、农业、生物、科技、资源保护等)做出的卓越贡献。然而,我却想起了困扰世人多年的一个问题:基因时代的到来,究竟是好是坏呢?虽然曹教授并没有辩证地谈及这个问题。但是无可置疑,基因标志着时代的进步。我联想到谈家桢教授的一片有关克隆的文章。当时,关于文章中提到的克隆的话题,科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围绕克隆带来的好处与方便以及所涉及的种种麻烦与后患。克隆仅仅是基因的一部分,克隆都会引发一连串的争议,更何况基因呢。目前来看,基因科学的复杂性与未知性,还无法让人们轻易对它判定一个衡量的标准。在如今这个复杂而高科技的时代,任何事物都不是单凭一个“好”或“坏”就可以衡量的。
Gene,游离于这个单词之间的是比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更为博大精深的技术。我想我不该说“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之类俗气的话,但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确实使我们对科技这个奥妙的世界的有了边缘的触摸与了解。
初二(5)班 唐佳慧
基因科学与未知世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才知道脚下踩的是土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才知道所有人都住在地球村。对于未知的未来,人们永远充满着向往。那里的一切都被科学家设为X,X是个未知数,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到未来自己的一切,越是如此,所有的人就越向往未来世界。
本次社团文化节人文科技大讲堂着实让我们触摸到了未来世界的边缘。
英语课文中有一句话叫“Many predicition that never came ture.”意思是有许多预言一直都没有实现,只有期待。4月26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曹明富为我们做了“基因科学与人类的未来的讲座”,使我们对基因、对DNA,对未来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DNA这个词如教授所说,确实在生活中常见,如“电脑”、“科普”等词一样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中。基因和遗传紧密相关。有人很形象地把DNA比作录影带,记录了你的一生,然后传给你的下一代,于是,便有了“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的俗语。遗传是神奇的东西,我有时也很纳闷,为什么有的时候,动作都和妈妈如此相像呢?有时候,妈妈难免会说我木脑壳,这时我会故作生气地说:“请不要这样说,因为站在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对你也是不利的哟!”因为DNA,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杰作。
人类是高等动物,在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以前,人类一直把自己当成神的孩子。但从基因进化的角度讲,人类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低等动物充当了人类进化的先驱者。现在的人类充满了想象的力量、创造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人类已经部分地改变了世界,这其中或许有有利的行为,也有不利的后果,但是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踩着基因的步伐前进的。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大部分人已经普遍认同:机器人永远不可能控制人类,因为它终究没血没肉,没有DNA,只是人类聪明大脑的产物。
基因科学,的确让我目瞪口呆。
初二(6)班 赵格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