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记者:郑黎晖 罗坚梅
在杭州文澜中学,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人不能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
的故乡。学生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把学校作为自己心灵故乡的学子,在学校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得到了精神的力量。
学校
是学生“精神动力”的源泉
杭州文澜中学自创办以来,教育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学校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之外,还应该教给学生什
么?老师们认为:学校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该是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足以支持学生们走完以后人生之路的精神动
力。因此,学校强调传承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学生提出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行为准则,要求学生“内铸气质,外塑形象”、
“明礼诚信,文明修身”。
进入文澜中学的学生往往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有些学生刚进校时容易摆阔。学校就及时召开主题班会,
对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和讨论,引导学生查找历史上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们主动提出,
不但平时要节约一度水一度电一分钱,还可以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报纸等进行回收,将卖废品得来的钱捐赠给社会上困难的人们。学生的建议
得到学校团委的支持,并立即开始实施,如今,学校已将卖废品所得捐赠给一些弱智儿童。
走进文澜的每一个班级,都有鲜花盛开绿
叶摇曳。这些鲜花都是学生们主动从家里拿来的,他们不但用鲜花来装扮自己的班级,而且还用鲜花来培养自己的爱心与责任感。学校提出“
校园美,更要心灵美”,要求学生对每一盆花都要精心养护。
在校园内,雪白的墙面看不到一个脚印,洁净的地上看不到一张纸屑。
如果一阵风吹下一张纸屑,学生们就会追着风儿捡。每到假期,学生们要参加义务的公益劳动。学校评比的“每周一星”既有学习优秀者,更
有诚实守信、热心助人、文明遵章者。
在学校的每一个教育环节中,教育者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更关注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以
及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的形成。
丰富的社团是放飞心灵的花园
每周四下午是文澜中学的社团活动日,多姿多
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放飞心灵的广阔空间。
文澜之声广播站、文澜文学社、美术家协会、机器人小组、民乐队、信息技术小
组、环保社、航天兴趣小组、心理研究小组、旅游地理小组等等,各种各样的社团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
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大大提高了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文澜的民乐队曾经受邀前往法国进行了六场专场表演,受到了热烈
的欢迎;学校文学社创办的《文澜》杂志受到季羡林、文怀沙、流沙河等名家题词称赞;学校美术家协会会员的作品被悬挂在校园内展出;电
脑社、信息技术小组成员李凯威、范顺豪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夺得高中组一等奖;全国中学中独一无二的“文澜号时空穿梭机
”让学生们感受失重,体验月球生活;科技节上“我行我秀鸡蛋撞地球”让学生动脑又动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一个个社团一项项活动,学校借助校园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学生的潜能特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感
受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