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不是汇报演出
发布日期:2005-01-11 08:43:00  点击次数:1654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k12评论 焦照锋

福建福州市闽侯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福州市普教室及福州市五区八县各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却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的。(《人民日报》1月6日)

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获得一个所谓的"好效果",强行把那些所谓的"差生"留在班里上自习,全然不在意他们的感受,这样的公开课,即使相当成功、相当出色,也是虚假的,也是不值得称道的。岂止是不值得称道,这简直是一种耻辱,一种悲哀。

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和平时不一样的、有其他人参加听课的一种课,除此以外,别无什么深刻的含义。公开课,既不是汇报课,也不是观摩课。即使是汇报课或者观摩课,也应该是教师授课水平的真实展示,而不应该是仅仅展示老师好的一方面,而把问题掩藏起来。掩藏问题的公开课是表演,是作秀,是糊弄人的把戏,不是教学。老师们真正是想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那么他们应该把公开课当成是一种发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一个班级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校领导和老师没有丝毫的理由,把那些所谓的"差生"藏起来,而弄一个表面光的表演,给人看。

不让所谓的"差生"参加的公开课是典型的"造假课",这种造假破坏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形象,更重要是对那些无法上课的学生会造成伤害。而有关老师热衷于搞这样的形式,是因为这些老师太看重他们自己的形象,太在乎他们别人的赞扬了。也许,老师平时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了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要不顾一切的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即使是违背原则,他们也毫不在意,殊不知公开课上成这种样子,不仅不能展现他们的美好的一面,反而暴露出他们内心龌龊甚至肮脏的一面,这岂不可悲?这样的公开课还有什么意义?

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孩子的眼睛是明澈的,作为老师怎么忍心去玷污他们,去损害他们呢?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导者,更应该是学生行为的典范和做人的标尺,这样公开"造假"的老师会把我们的学生引导成什么样的人呢?想到这些问题,笔者禁不住一阵阵为那些受伤害的孩子感到委屈,一阵阵为那些老师感到脸红。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