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向老师喊出新年心愿:请给我们鼓励吧
发布日期:2005-01-04 08:26:46  点击次数:2100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文汇报 李雪 林苏军



  不同声音
在英国读了高中的魏洋子——

   “满

分40分的数学考试我只得了16分,但是老师却对我说‘做得好’,起初我以为含

有讽刺的意味,但是老师神色认真地说,因为你是全班唯一能把第一题完整做出

的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讲,我真开心,她没有盯着总分,她看到了我的闪光

点。”

本市初三女生小夏——

   “有时候我很努力,只是

因为偶然原因成绩不理想。但老师根本不管我的错误实际上与以前并不一样,还

是很不屑的样子。其实,在那个时刻、那种情形下,我格外需要老师对我说一句

带一点鼓励意思的话。但我从来没有等到过。”

   老师的责任是鼓

励学生

   昨天下午,记者前往一些学校,围绕“新年新愿”进行了

专题采访。“对2005年,我心中有一个最核心的希望是能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

,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二男生微笑着畅开心怀。

   愿望虽然很普通,

但却是许多中小学生共同的期待。小学一年级的小刘说:“进小学后,我从一个

在幼儿园经常受表扬的孩子,一下子变成老师和父母都责怪的对象,不是说我成

绩不好,就是被老师认为太顽皮。我真的弄不明白,我表现就这么差了吗?”



   对于学生期盼老师鼓励的心情,全国模范教师、尚文中学黄静华老

师深有感触。她指出,在普通的初级中学,大部分学生很少享受过成功的欢乐,

常伴他们耳边的是家长的指责和老师的批评。不少孩子因此自卑心理严重,意志

薄弱,挫折承受力较差。黄老师表示,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和一次鼓励的行为,看

起来轻而易举,但这不仅涉及到教育的理念,而且会直接产生教育的潜在效应。

她强调老师的责任,就是应当努力鼓励、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在新年开

始的时候,从鼓励学生做起,很有意义”。

   同济中学一名姓高的

学生对记者大声说:新年钟声就要响起,我们就要面临高考了。此时此刻,我们

要向老师说一声“给我们鼓励吧”,这会给我们以强大的力量。

  

中国老师缺乏鼓励技巧

   昨天,在一次小留学生的联谊会上,中国

老师不善鼓励学生成为在场小留学生“遗憾”的话题。

  

两年前,16岁的张卓君“灰溜溜”地远赴英伦读高中,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数学

老师惩罚她写作业,“感到侮辱”的她“恨不得撕掉数学课本”。如今张卓君获

得了全英数学竞赛的金奖,并报考了牛津大学的数学系。从讨厌数学到爱上数学

,兴趣的产生源于老师的不断鼓励,“到英国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100分的试卷

我只得了46分,但是老师却说以后遇到不会的题目希望能请教我,因为她相信中

国学生的数学基础。”,第二次张卓君考了52分,老师说:“如果按每次增加6分

的速度,你很快就可以得优秀了。”

   小留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在场

老师和家长深受启发,“大部分的中学老师过分看重总分,总分低就是差学生,

其他所有闪光点都掩盖在分数里了。”上教国际交流公司咨询顾问邵燕群经常听

到小留学生感叹中英教育差异,她觉得,英国老师鼓励学生的巧妙方法值得中国

老师借鉴,“鼓励学生,应该从细节入手。但是前提当然是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全面看待学生,不要只盯着分数不放。”

   在上海首届师德标兵

童莹莹的字典里没有“差生”两字,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愿望,关键在于

老师是否从关心、鼓励入手。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