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英国的BANKHOLIDAY,这两天申请了公众号文澜逐梦007,在研究生的帮助下忙着下载选择图片、编辑推文,尽量能赶上文澜新初一的军训节奏,让每位小朋友的军旅过程记载。校园网上专题报道中、07班微信群中实时播报的晨训、上下午的训练、用餐的特写等,都凸显了强调了一种特别的风姿,即迷彩风姿。在湛蓝的天空下,七班孩子们“立正,稍息,敬礼,转身,踏步走……”,这些在平常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动作,在教官的指导下,每个都挺直腰板,收起小腹,整齐优美,尽显了一种特有的风姿。看着班主任拍下的特写,那挂在额头上的汗珠,那湿透了的衣服,那能看到两种不同肤色的颈部……可以想象孩子们阳光下、在雨天中、在晨曦、在夜晚努力、坚定的样子,那便是一种精神。于是,在孩子们的青春与汗水中,不得不让我去思考、去回应,什么是 “迷彩”?我想:
迷彩,应该是一种精神,坚毅与责任的共存
迷彩是一种精神,我想从孩子们的风姿中我看到了……同时还可以从其词源来分析,迷彩(英文表达Camouflage),也指“军事伪装”、“伪装效应”,意指词源中就与军事有关,往往指保护物的色彩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敌方辨别不清。因而是军人战场常备衣之一,特别是2017年11月3日,国家主席习大大一身07式迷彩,那迷彩风姿更是体现了一种坚毅与责任共存的军人精神。
迷彩,应该是一种创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进一步去理解为何迷彩能在军事中起到干扰与迷惑之作用,这里蕴含着一些科学原理,有文阐述,它是利用深浅不一的色块干扰观察者,弱化人体的外部轮廓。不管是光学原理的解释,还是后续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迷彩离不开科技。迷彩,从艺术的视角来说,是一种涂鸦,从最早的军舰与钢盔的涂鸦到迷彩服的“T台秀”都呈现了不同几何形状的斑块与手指宽线条的分隔。因而,迷彩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现了创新思维。
迷彩,应该是一种文化,现代与历史的碰撞
迷彩的历史是丰厚的,诸多的博文与史料都说明了这一点,不管是作为战场最先应用迷彩的英国,还是德国将迷彩在军舰、钢盔上的“涂鸦”,都代表了久远的战争文化。随后,迷彩服因需要多元、因技术发展逐步出现了不同类型,如以月白、叶绿、海蓝、黑褐四种颜色的海洋迷彩,电影《风语者》中的猎鸭迷彩(称为M1942式斑点迷彩),还有一度引领迷彩设计潮流的数码迷彩——光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迷彩色块间的自然度与弥合度,更是给这潮流增加了现代感。所以,迷彩是现代与历史的碰撞,也是一种潮流与文化。
然,在这里,我更想说的,在走向大众的迷彩应用之中,在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尽显的迷彩风姿,看到了一种精神。
初一(七)班张博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