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内导航 | 在线教育 | 人物春秋 | 阅读广角 | 教育新锐 | 文史知识 | 思想驿站 | 美文赏析 | 资源交流 | 菁菁校园 | 教师写作 | 试卷园地
   首页 > 菁菁校园 > 学生作文 >
朗朗水磨声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09/13 点击:1626 评论:0

 

初二4) 董其任

文学社的老师突然通知我写一篇作文,以记家乡的风土人情,我一时间陷入了迷茫,作为一个来自上虞这样江南水乡的人,前人已述文章多矣,无非是一些青天绿地,白石黑瓦的论述,而我认为真正伴我记忆左右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最普通一个个场景。

叫卖的女人提着一筐小篮子毛线在草丛边叫卖,抽着香烟的三轮车夫蹲在桥边,理发店老板与顾客俏皮的谈价……家就是小巷旁的那座大院,一进家,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糯米香,那是水磨年糕。虽谈不上我很喜欢,但毕竟,我总感觉,有此物的地方必有家。

上虞梁湖的水磨年糕,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名声远扬,不若人间珍味却味道独特,毕竟是用当地特色工序制作,色泽圆润,晶莹剔透,一块块似白砖样的整齐地垒在瓦缸中。

太外婆似乎很了解的样子,我被安在她的膝上,听这个八十出头却口齿伶俐的额老太太讲水磨年糕的事:五十年代前,太外婆居住在贫瘠的农村,小小的一块田地,家里的十多口人呐,过年全靠祖上传下来的一副打磨年糕的石臼。水磨年糕味佳,又可长期保存,于是太外婆变从小和这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最爱听石臼打米发出的水磨声,吱嘎吱嘎的,伴随着她在田野中玩耍的童年,直至后来闯荡市镇。

老人家模仿着朗朗的水磨声,一面用碗将热乎乎的肉丝炒年糕递给我,我知道这是太外公从接面的小作坊接来的。太外公在大门旁坐下,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听母亲讲,以前太外公并不沉默,他喜欢在家门旁摆一个摊,放上刚刚制好的水磨年糕和其他一些点心,招呼乞丐或者接访来吃,可现在水泥马路铺起,路又窄,来往危险而且不方便,可太外公还是坚持每天出去走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前,他因过度饮酒而沉默地离世。

太外婆还是一样的爽朗乐观,只是白发稍微过了点,她老人家一个人住看上去还是挺开心的,不过听说她所住的房子也马上要拆迁了。她见到我从杭州回来,就端着刚买来的水磨年糕到门口等我。后来,卖炒年糕的作坊也拆了,原地立起了一家巨大的自助餐厅,新面孔也增加了不少。太外婆拉起我的手去那吃限量的水磨年糕,拿出身上的所有钱买了一大碗。

可吃了几块后,她怔住了。

“太外婆,太外婆!”我几乎要喊了起来。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不远处的工程队,正拆迁着外婆家边的那座老木桥,准备建一座大的水泥桥。春天潺潺的流水声,滴滴答答地淌在青色的石子上,在停工休息时候萦绕到了耳边。

太外婆盯着盘子,过了好半天才说了两个字:

“我家”……

 



 

杭州文澜中学语文教研组
联系电话:0571-8195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