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1期
做一个精通生活之道的塞翁
——《塞翁失马》文本新解
杭州文澜中学 沈 华
摘要:多数教师只关注《塞翁失马》作为寓言的道德教化功能,就故事说故事,唯寓意至上,而忽略了作为经典文本的言语教学价值和精神成长因子。从《塞翁失马》的具体文本出发,抓住语言这一缰绳,围绕空白、比较、结构、文眼等诸方面,对文本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关照,细察作品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和生命之间的契合点,还原经典作品的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 寓言教学 文本解读 语言结构 生活之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塞翁失马》作为一则广泛流传的经典寓言,故事内容浅近易懂,寓言道理明白通畅,故而也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寓意的揭示成了教学普遍的追求,塞翁则成了通晓“人生祸福得失”的神。在浅读和误读之中,经典文本促进孩子精神成长的魅力也荡然无存!《塞翁失马》还能教些什么?除却寓意之外还能给予孩子什么?我们有必要对《塞翁失马》这一教学文本进行重新的审读和考量。
一、空白
文本的空白,亦称“未定点”,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某种不确定的隐含意义,它需要读者以自己创造性的理解力、想象力去补充、去丰富,“文本与读者的相会”使文本真正产生意义。《塞翁失马》短小精悍,语言凝练,作品中不确定的“空白”处不少,足以给人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其中最值得把玩的空白之处莫过于“人皆吊之”一句。“塞翁失马,人皆吊之”,塞翁丢失了马匹,人们都去安慰他,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的教学也就顺理成章地去分析“人皆吊之”这一既成事实,而忘却了细察人情之外的“理”——人们安慰塞翁的真正原委。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师,要教学生看不到的地方。”正是这些不为人留意的空白之处,使语文教师无法被替代。
,这是“吊”的甲骨文。在远古时代,人死了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草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所以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帮助驱除禽兽。“吊”的本义是悼念死者。人死了确是不幸,人们需要安慰,但是塞翁只是丢失了马匹,人们为什么要去安慰他?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文字功,要从文字里讲出味道来”,揭示这一文本的空白,丰富言语的意义。我们来看寓言开篇的一句: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近塞”,靠近长城一代,塞翁很可能是这一地带的游牧民族,马是重要的生存资源,是生活的保障,可见失马对于塞翁来说是一种不幸。“入胡”,塞翁逃跑的马进入了胡人的地域,寓言故事的结尾写到“胡人大入塞”,可见当时经常发生民族间的冲突和战争,“马入胡”意味着失马终不可复得,对塞翁而言,“亡马”就如“马亡”,这是一种亡失之痛。“无故”,马逃跑毫无征兆,无缘无故,强调不幸发生的莫名性和突然性,突出马丢失是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人不可思议,无法接受,这之于塞翁而言是无妄之灾!原来塞翁失马竟然包含着三重不幸,无怪乎人们要去“吊之”,安慰他。
二、比较
比较往往呈现出差异,在差异的对照中掂一掂语言文字的分量,辨一辨语言文字的色彩,嚼一嚼语言文字的味道,悉心体味,发掘内蕴。《塞翁失马》中有两处可以通过比较玩味的语言。
其一,面对生活的失得,人们前后的态度变化。当塞翁失马和他的儿子骑马坠落且折断了大腿,遭遇不幸时,一“吊”字,写出了人们同情塞翁或为塞翁的不幸感到伤心;当塞翁失马复得且带回来了胡人的骏马时,一“贺”字表现了人们都来为他祝贺,替他高兴,且流露一丝羡慕的眼神。而有这样反应的人不在少数,一“皆”字强调了“全民”沉浸在塞翁失马的悲伤和得马的喜悦之中,人们前后的不同反应折射出了众人面对得失时或过度兴奋或过度悲伤,心绪为生活得失所羁绊的内心世界。
其二,面对生活中的失与得,塞翁的态度与人们反应的差异。塞翁的两句答语甚为微妙,颇具意味。“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能为祸乎?”面对众人的“吊”与“贺”,塞翁用了两句反问句回答,强化了塞翁面对生活中的祸福时那种平静、淡然的态度。所失时,泰然处之,处变不惊;所得时,不张扬,不忘乎所以。塞翁的两句话的差异还在于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了一个“能”字,一个“能”字彰显出塞翁的远见卓识,对将来命运的隐忧。《塞翁失马》的文本语言比较,要像叶圣陶先生所说那样“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不同的比较中,塞翁的智者形象愈加丰满,文本的内涵更为丰富。
三、结构
“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所谓‘文道统一’。”①此处讲的“结构”亦为章法,它看似作者漫不经心的行文之痕,实为作者匠心独运、苦心经营之笔。《塞翁失马》的文本结构独特性在哪里?
作为一则阐述“祸福”关系的寓言故事,以塞翁作为故事的主体,传达道家祸福相倚相随的观点,正如《淮南子》中所说:“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祸福同门”正是寓言想要揭示的道理,然而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意呈现出故事的关联性和循环性特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祸——福——祸——福。如果仅为了阐述祸福关联,“祸中有福,福中有祸”,那么故事叙述完全可以止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然而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这一部分的叙述除却增强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外,更在于通过塞翁的生活经历向世人昭示人生正处于这样福祸的无限循环中,生活中要戒过度,不能过分悲与喜,一个人能不受祸福的扰动,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四、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那么,《塞翁失马》的文眼何在?
塞翁面对得失的态度与众人完全迥异,以其是一个“善术”者。“善术”作为文本第一层面的文眼,因为塞翁精通术数,故他能推测祸福,预见人生的得失。然而仅此还不能进入文本的内核,揭示《塞翁失马》之于当下的现实意义。塞翁的“善术”并非是课文注解所言“迷信活动”,寓言的第一句“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中的“近塞”是文本第二层面的文眼,如果说“善术”是文眼,那么“近塞”是眼中之眼,只有讲清楚“近塞”的意义,才能破除塞翁的迷信权威形象,重塑塞翁的形象和审视寓言的意义。“近塞”是塞翁生活的环境,正因为靠近边塞,塞翁知道双方的马匹会进入对方的地域,丢失马匹可能是常有的事;正因为靠近边塞,也常会有民族间的冲突与战争,所以胡人侵犯边塞也在情理之中。边塞的生活环境给了塞翁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阅历,这些是他巧于判断和善于预测的基础,同时塞翁与他人的不同还在于他能在生活经验之上形成对福祸辩证关系的认识,拥有独特的长远眼光。塞翁的“善术”有其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绝非一般的精通迷信之“术”。
“塞翁失马”的寓意解读并不难,但是浅显的故事背后的隐藏的深意是很难被孩子们察觉的。我们的课堂要关注的不是孩子已知,而是惶惑未知的内容。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感悟文言意味外,更要把它融化在当下,关照我们当下的生活和生命,让学生体验其中审美的情趣,积极的意义,赋予其当下鲜活的意义。《塞翁失马》除了让孩子明白寓意是什么,更要让孩子们懂得怎么面对生活的得失,怎么才算是生活的大智慧。因为如何看待“失马”与“得马”是我们一生不可绕开的话题,所以身处顺境时,不张扬,不忘乎所以;身处逆境时,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祸不足悲、福不必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得意淡然、失意怡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才能得到宁静,不喜忙劳,淡于名利……这样我们每个人才可能成为精通生活之道的塞翁!
注释:
①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2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