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芬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王亚权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
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中考的一个考查重点,这不仅是因为这部分知识本身所体现的基础性,更在于这部分知识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广泛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一、《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
1、方程与方程组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3)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4)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5)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2008年部分省、市中考试卷中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内容的分布分析
综观2008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内容在整卷中都占了一定的比重.从抽样的24份试卷来看,涉及到这部分知识相关考点的题目每份试卷平均在8题左右,分值约占19.1%.其中最高的是广东卷,约占27.5%,最低的是湖北·黄冈卷,约占11.7%. 考查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种,直接考查就是考查方程(组)、不等式(组)及其解的概念,解法,不等式(组)解集的表示,求整数解以及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间接考查就是在重点考查其它知识的过程中,结合了对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内容的考查,或体现了这些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和方法,比如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解析式等,并且在综合题(或压轴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现对抽样的24份试卷统计如下:
表1
卷别 |
考查方式 |
题号 |
分值所占总比例/% |
题型 |
考 点 |
相关的其他考点 |
北京卷 |
直接考查 |
7,14,
21,23 |
17.5 |
选择题,解答题 |
解一元一次(二次)方程、方程组、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
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函数图像,多边形的内角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函数解析式 |
间接考查 |
5,9,
16,24 |
6.7 |
天津卷 |
直接考查 |
11,19,
24 |
14.2 |
填空题,解答题 |
解不等式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问题, |
乘法公式,相似三角形形,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 |
间接考查 |
12,16,
20,26 |
7.5 |
河北卷 |
直接考查 |
3,6,
16 |
5.8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
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列方程,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解不等式,大小比较, |
函数图像,分式,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实际问题中的方案设计,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 |
间接考查 |
9,12,
17,21,
23,25,
26 |
10.8 |
山西卷 |
直接考查 |
6,11,
24 |
10.8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
解不等式组,解一元二次方程,列分式方程解决应用问题, |
点的坐标,一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分类讨论 |
间接考查 |
14,26 |
4.2 |
内蒙古·呼和浩特卷 |
直接考查 |
13,15,
20,24 |
19.2 |
填空题,解答题 |
不等式组的解集,根的判别式,解方程组,列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
阅读理解题,命题的真假,相似三角形,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
间接考查 |
14,22,
23,25 |
5.0 |
吉林卷 |
直接考查 |
3,4,
13,18 |
10.0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
解不等式,解分式方程,列(解)一元二次方程,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大小比较 |
统计初步,反比例函数,求函数关系式, 二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的计算 |
间接考查 |
5,12,
21,25,
27,28 |
8.3 |
黑龙江卷 |
直接考查 |
5,10,
14,17,
25,27 |
18.3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
解一元二次方程,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分式方程的解,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
三角形的周长,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次函数 |
间接考查 |
2,28 |
2.5 |
上海卷 |
直接考查 |
2,7,9,
10,20 |
17.3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