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城市垃圾如何处理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让奥运村里每日生产的数吨垃圾也“绿”起来,远非简单地拉走填埋或焚烧掉了事,垃圾的“绿”不仅仅体现在“减量化”、“无害化”,而要实现它的“资源化”则是一件意义更为深远的事情。
目前中国668座城市中有2/3被垃圾带包围。今后城市生活垃圾还将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2001年公布的数字表明,北京市年产垃圾量530万吨,每年需要扩充垃圾用地200亩,垃圾每年堆积量相当于两座半景山。目前北京对付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是以卫生填埋为主,堆肥和综合处理为辅。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有81.5%的垃圾可得到处理,北京计划到2006年将这个比例达到100%。这其中,卫生填埋的比例约占70%,堆肥法约占5%,焚烧法约占6%。
戈峰、霍维周等专家指出,以上几种垃圾处理方法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例如卫生填埋法占地大、投资大,兴建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耗资近两亿元,使用寿命却只有10年。而焚烧法虽说可以使垃圾减量90%,但投入的资金更大,且产生大量“二恶英”等毒气严重污染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