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澜中学 王亚权
内容提要:实施新课程以来,合作学习成了一个响亮的名词。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它有四条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要科学合理地分组,二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普遍还流于表面形式,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本文提出了一些在评价、教师的角色定位、小组内成员的搭配等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合作 学习 成长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在中外教育史上都可以发现其生动的实践案例。现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的美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并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得到推广,乃是在实施新课程以后。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项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分小组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里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方式。课堂上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时小组内的每个同学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也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同样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的内的成员男女的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更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应该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应该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合作学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怎样的合作更有效
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大多停留的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二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不说可不行,说又没东西可说。四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汇报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说自己的观点。
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才能去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比如问题该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以什么形式组织比较好等等。三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2、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子。要么教师站在讲台前,要么教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教师没有成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伙伴,也就不可能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班主任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我们一方面要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数学上的稳定性,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树立两种观点:
(1)要求学生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合作学习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就是训练教师的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教师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因为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及时地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教师成长的材料。
5、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
(2)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学生借机“放松一下”,或打骂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刘吉林 王坦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北京:《人民教育》2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