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内法规 | 党建要闻 | 党务公开 | 党员风采 | 党委活动 | 学习体会 | 远程教育
   首页 > > 学习体会 >
友情链接
中国党建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杭州党建网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方献忠老师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06/30 点击:2973 评论: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个民族的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在评价一个民族的素质时,往往首先是通过这个民族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而获得感性认识的,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人的文明礼貌及爱护环境的卫生习惯,德国人守时和办事严谨、负责的习惯等等。最近两会有一个人大代表说出自己的忧虑—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进行一次体质素质测试,结果中国学生在十二个项目中全部败北,日本小孩就嘲笑中国学生要真是再打一次中日战争,你们这样的体质怎么可能打赢我们呢?另一个代表接着补充:一个日本学生团到中国来访问,活动中双方唱国歌,先是中国1200多人唱国歌,声音像蚊子叫一样,后是400人日本学生唱国歌,声音嘹亮整齐远胜中国学生。就是这样的小事和行为细节引起两会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和担忧,由此可见,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素质。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问他们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多数获奖者都说到是小时候学校老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因此,最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个人成才的前提条件。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 “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也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纵观各行各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大都离不开“精”、“细”二字。农业上人们常讲“精耕细作”,生活中人们常讲“精打细算”,治政时讲究“精兵简政”,管理时讲究“精益求精”……这些都足以说明“精”与“细”的重要性。学校的对象是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所以我们更需要做好“细”字文章。

说起细节,首先我想到的是学校安全管理。湖北襄阳老河口市某小学因为管理上一点细节问题----宿舍铁门锁死也没有及时打开,结果导致4人踩踏致死多人受伤的悲剧。我们学校在安全细节上有没有要加强要反思的地方?就拿跑步来说,学生处的老师天天查,也总有一些人一避开我们视线就拼命跑,上周已经处分了初一的两个同学,但我看根本不止这两位同学,无视安全拼命跑步。同样还有中午为防止逆行造成安全事故,学校规定11:45-55分错时上下楼,希望初一二的同学晒晒太阳看看校园,不要挤在楼道口,反而更容易闯祸;晚自修后要从规定的线路下楼,然后从架空层东面道路走,我们老师也要在楼梯两边管理下楼秩序。其实最堵的地方是早上晨练后初三下楼与初一二年级的上楼,我们已要求生活老师必须要高度重视,一人上食堂管理,其余两人必须一楼二楼的口子上管理,务必保证不逆行,一般先让初一二上,再放初三下,在这里我们特别提醒初三同学听从生活老师的指挥。还有最容易擦碰的地方是各个接送点,上周五放学时就有两起事故发生,一起是速度过快,碰到情况一个急刹都爆胎了,一起是心急超车发生严重刮擦,所以我们要求班主任到场管理,对家长是一个服务态度也是一个威慑作用。另外要认真规范学生请假程序,不要嫌麻烦该签的字一定要签,生活老师就反应有学生没经过生活老师的签字,就离校了,我们提醒同学签字不是为了给你增加麻烦而是安全需要,违反安全规定自己假冒代签是要负安全责任的。

其次,在宿舍卫生管理的细节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五无”,即墙面无污迹、地面无垃圾、床面无杂乱、门面无划痕、窗面无污渍。日常用品的摆放则要求学生做到“五线”,即床上蚊帐被子枕头垫背床下鞋子脸盆摆放一条线 ,空床箱包摆放一条线,牙刷、牙膏、牙杯及洗漱品摆放一条线,水瓶、水桶、摆放一条线,毛巾脚巾折放一条线。在个人卫生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五勤”,即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洗鞋袜、勤理发。在饮食卫生方面则要求学生做到“五不”,即不吃变质食物、不吃方便面、不吃带壳瓜果、不吃游食、不喝碳酸饮料。但是,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就寝前串门、吃游食,随地扔东西,打电话很迟,不能及时熄灯,熄灯后还在洗漱或讲话等不文明现象还屡禁不止。希望同学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谦谦君子做大家闺秀。
 
第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管理做起。在校园里,常见此景:学生违反纪律,班中无人劝导;操场有纸屑,过往学生熟视无睹;财产有损坏,无人主动修复;抄袭作业,学生不闻不问……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究其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施“学生自治”。因此,我们同学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1、生活要自理,真正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自己的行李自己拿,自己的内务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理,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同学都做到了吗?没有,周日上午一批一批的家长拿着行李进来帮助整理内务,中间不断要送拉在家里的东西然后偷偷的加塞一点食物,我们有个别同学不脱衣服睡觉,更有甚者不洗脚,不洗衣袜塞在枕头下臭气熏天。也有一个寝室每个人每天都要洗头洗澡,弄得每天都不能及时熄灯,希望同学能合理快速利用时间安排好自己的事情。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有的同学还真不一定能做得好。比如生活老师检查下来发现有不少同学晚上不去食堂吃饭的,有的就因为乱吃零食拉肚的,家长还以为学校食堂的卫生问题,这些还希望同学加强自我教育。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毕,先做重要的事再做感兴趣的事。

2、学习要自主
 
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我们发现不少同学不会自主学习,课外作业边抄答案边做题,已抄代做,有的同学不会预习复习,记的笔记不整理不落实,有的同学不重视订正和错题分析,导致成绩上不去。其实在我校,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多,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自主学习,你的学业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我们建议的四种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新模式:①阅读式。即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要求,指定好阅读的文章,让同学找时间去图书室查阅读物,同学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一般用于语文和英语学科。②研究式。即老师提出一些能够拓展课本知识且让同学感兴趣的小课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做实验,或做社会调查等,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报告。这种学习十分有利于培养同学的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校本等学科。③自讲式。即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一些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待上课时在班级上公开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针对同学的自学情况予以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等学科。④互助式。即在临近考试复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通过抽背、抽考等方式加强记忆和理解,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实践证明,引导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丰富了课外生活。
  3
、行为要自律,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每个学生在道德与纪律方面都能做到自我控制言语、行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在生活中能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逐步认识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方面,我们学校完善“一会两队”,即学生会,文明礼仪督查队,卫生监督队,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加强对学生行为自律的检查和教育。全校各班将学生均衡的编排成若干个合作小组,让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进行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合作小组负责每天班级学习、纪律、卫生、出勤方面的记载、量化、通报,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对班里出现的不良现象、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和劝导。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就迅速报告给班主任。为充分调动合作小组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学期末,评出“班级管理先进小组”,予以宣传表彰。合作小组轮流值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起成功的角色,促进了他们管理能力的提高。

 



 


杭州文澜中学党建园地